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长期以来,预测金融市场压力始终是个难以实现的目标。但人工智能处理海量数据及挖掘非线性模式的能力,为这一领域带来了变革希望。2025年9月24日,国际清算银行(BIS)研究人员在一篇工作论文构建了一个两阶段预测工具:1)循环神经网络(RNN)阶段,通过分析100余个每日市场指标,预测欧元-日元直接交易与通过美元交易的欧元-美元-日元之间的价差(三角套利平价缺口)。正常情况下,此类价差应在秒级消失,而持续扩大的价差则标志着市场摩擦加剧;2)归因分析阶段,模型逐日展示对预测信号影响最大的市场指标,并指导大型语言模型检索相关新闻,为预警信号提供时效性背景。该系统可提前60个工作日预警潜在市场失灵。在2021-2024年未参与训练的数据测试中,成功识别出包括2023年3月银行业动荡在内的真实事件。当模型触发警报时,其权重最高的指标能精准定位新闻中的相关讨论,案例显示这些讨论往往在动荡发生前数日就已出现。研究团队总结道:该工具既能早期发现风险,又能用易懂的方式解释成因,有助于监管机构聚焦监测重点并制定应对措施。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