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一、事件:中美摩擦再升级
(一)2025年10月9日(周四),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相继发布2025年第55-58号及62号公告,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对超硬材料相关物项、部分稀土设备和原辅料相关物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及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措施。2025年10月9日,不可告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将反无机技术公司、TechInsights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等14家外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10月10日(周五),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的公告,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对高通公司开展立案调查(收购Autotalks公司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10月12日(周日),商务部新闻发布人就近期中方相关经贸政策措施情况答记者问。
(二)2025年10月10日(美国当地时间),川普在个人社交网站上称将自2025年11月1日(是否更早取决于中国政策的变化)起,对中国征收100%的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不过就在2025年10月12日,川普的语气出现了缓和的变化。
二、本次中国并非主动出去,而是对等反制
(一)本次中国连发出口管制公告后,有部分人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开始对美国进行主动出去,实际上这是错误的。从时间轴上看,中国的本次反击仍然是对过去一段时期以来美国陆续出台对华限制措施的对等反制。
(二)自今年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6月9-10日伦敦会谈、7月28-29日斯德哥尔摩会谈、9月14-15日马德里会谈以来,中美贸易摩擦虽有所缓和,但期间仍呈现明显反复。特别是9月14-15日中美马德里会谈以来的一个月时间里,美国新增出台一系列对华限制措施,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和特别指定国民清单、通过穿透性规则扩大受管制企业范围及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采取301措施(自10月14日起将费率敲定为每净吨46美元)等。
因此,本次是美国作恶在先,中国反制在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并非因中国而起。
三、结语
(一)本次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看似很突兀,但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如2019年)其实已经出现过,故中美贸易摩擦目前为止并没有超出本应有的认知。如果有,那市场需要反思。
(二)虽然手段激烈、力度惊人,但双方都给对方留足空间和时间,相关措施并非立即实施兑现,且率先施压的美方在语气和态度上亦出现了反复变化,故本次升级仍然只是中美贸易战过程中的小插曲,并非终章,双方相互抛出筹码和走向谈判仍然是大方向。
(三)目前看,“TACO交易(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 Trade,川普总是临阵退缩交易)”的逻辑仍然有效,中美贸易战并未进入新阶段,双方并未进入最终摊牌阶段,不过中美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不断被削弱依然是大方向。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