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一如预期。

四中全会闭幕之后第五天,《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规划建议》)来了。

在上周的《金融往何处去:十五五规划前瞻》一文中,新金融琅琊榜写道:

基于当前的内外部形势,强监管、防风险、金融强国,以及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依然会在“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有所体现。

我们提及的每个点,都在《规划建议》中出现了。如果对照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新闻通稿,还可以看到更多有意思的细节。

本文仅供参考。

01

在这份《规划建议》中,金融一词总共出现了17次,比十四五规划建议还要多1次。

主要涉及到的部分如下,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主题:

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稳步发展期货、衍生品和资产证券化。

优化金融机构体系,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专注主业、完善治理、错位发展。

建设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稳步发展数字人民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央地监管协同,丰富风险处置资源和手段,构建风险防范化解体系,保障金融稳健运行。

还有几处在其他小节被提及:

推进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改革,推动构建和维护公平公正、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国际经济秩序。

健全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乡村振兴投入力度不断增强。

落实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科技、环保政策。

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

加强重点领域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提高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能力,统筹推进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有序化解,严防系统性风险。

整体上,金融强国、五篇大文章、加强监管、风险化解,都在意料之中。

农村金融、绿色金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香港金融中心等,以往的规划中也有提及。

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强化央地监管协同、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改革,则是比较新的提法。

02

与五年前的十四五规划建议相比,十五五规划建议有何变化?

2020年10月底,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关于金融的部分如下:

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支持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金融双向开放。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新金融琅琊榜梳理了一些变动之处:

1、不再提及“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也不再提及“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代之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完善中央银行制度”。

2、关于央行的职能,增加了“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不再强调“市场化利率”,而是突出“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最终的指向是“大央行”。

3、不再提及“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也不提“支持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而是要求“优化金融机构体系,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专注主业、完善治理、错位发展”。这里的优化,更容易让人想到“减量提质”。

4、关于金融监管,不再是“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而是直截了当的“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并要求“强化央地监管协同”,压实地方政府的属地责任。

5、更加突出金融安全,包括金融基础设施安全与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并且单独提及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

6、从“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到“稳步发展数字人民币”,肯定了数字人民币的发展进程,或许还意味着其他形式的数字货币创新被堵死。

7、没有直接提及“金融科技”。

8、没有直接提及“金融双向开放”。

03

上述变化并非没有铺垫。

如果对照时间更近的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新闻通稿,有助于我们理解十五五规划建议。诸如:

1、通稿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

2、通稿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3、通稿间接点出了减量与错位:完善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

4、通稿还强调,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落实属地责任,对应着十五五规划建议的“强化央地监管协同”。

不过,通稿提及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十五五规划建议没有关于“现代金融”的字眼。

通稿提到的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十五五规划建议中也没有。

04

简要总结一下。

关于金融监管,央行的角色会更加重要,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将持续加码;遏制地方金融野蛮扩张,需要地方政府担负更多责任。

关于金融机构,未来要减量提质,错位发展,中小机构的风险化解仍是主线。近期农行接收吉林农信部分机构,工行收购锦州银行,都是超常规之举,行业格局变化将更为剧烈。

关于业务方向,五篇大文章早已是明牌。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金融的重要性还在上升。

更多细节,有待明年3月份公布的十五五规划纲要全文。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