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在南美洲东北部的圭亚那合作共和国,德梅拉拉河静静流淌,却长期成为分割首都乔治敦与内陆经济区的天然屏障。河上服役 40 多年的老旧浮桥,每天都会造成长达 6 小时的交通拥堵,大宗商品运输效率低下,两岸居民往来只能依赖渡轮。打破这一困境,建设一座现代化的跨河大桥,成为圭亚那全国上下的迫切期盼。
2023 年,总投资达 2.6 亿美元的新德梅拉拉河大桥项目正式进入关键建设阶段。这不仅是圭亚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更是中国基建金融 “走出去” 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实践。而在北京盛鑫鸿利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盛鑫鸿利”)的参与下,这座承载着圭亚那发展希望的大桥,有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直面融资难题:小国基建项目的特殊挑战
新德梅拉拉河大桥全长约 2.65 公里,建成后将是一座四车道斜拉桥。按照规划,大桥通车后,通行时间将从原来浮桥的 90 分钟大幅缩短至 10 分钟,日均车流量预计可达 1.4 万辆。这不仅能彻底改变圭亚那的交通格局,还能直接连接乔治敦港与内陆资源区,使大宗商品运输成本降低 35%,每年可为该国带来 8000 万美元的经济效益,惠及全国 60% 的人口。
然而,这样一个意义重大的项目,在融资环节却面临着诸多难题。圭亚那的国家信用评级仅为标普 B-,财政实力有限,难以独自承担项目的巨额投资。同时,项目涉及中国企业、圭亚那政府、国际金融机构等多方主体,各方诉求不同,协调难度大,融资结构设计异常复杂。
就在项目融资陷入困境时,有着丰富拉美基建融资经验的盛鑫鸿利,被指定为中方金融顾问,负责为项目设计专属的融资方案。接到任务后,盛鑫鸿利团队立刻奔赴圭亚那,与当地政府、项目施工方中国港湾工程公司以及多家国际机构展开深入沟通,全面梳理项目需求与潜在风险,为后续方案设计奠定基础。
创新 “四轮驱动”:多元化融资架构落地
经过数月的调研与论证,盛鑫鸿利针对新德梅拉拉河大桥项目的特点,创新推出了 “四轮驱动” 融资模式,通过四种不同渠道的资金协同,为项目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
在政策性金融支持方面,盛鑫鸿利积极推动中国进出口银行向项目提供 2.5 亿美元优惠买方信贷,贷款期限长达 20 年,其中还包含 5 年宽限期,大大减轻了圭亚那政府的短期还款压力。同时,团队还协助圭亚那财政部申请中国 - 拉美基础设施专项贷款,并设计出 “主权担保 + 项目收益” 的双重还款来源机制,既降低了贷款风险,也让金融机构更愿意参与进来。这部分资金在整个融资架构中占比 30%,为项目奠定了资金基础。
国际金融机构协同是融资方案的重要一环。盛鑫鸿利凭借自身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资源,成功引入泛美开发银行(IDB)参与联合融资,提供 1.2 亿美元资金支持。此外,还为项目争取到加勒比开发银行(CDB)的环境与社会保障专项贷款,并建立起多边机构风险分担机制,让各方共同承担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这部分资金占比 25%,进一步充实了项目资金池。
市场化工具创新则成为融资方案的亮点。盛鑫鸿利主导发行了首单 “中拉基础设施债券”,在上海自贸区离岸市场成功募集人民币资金,为项目引入市场化资本。同时,结合大桥未来的运营收益,设计出 “过桥费 + 广告收益” 双现金流证券化产品,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盘活未来收益,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关注。此外,还设立 “中圭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进一步拓宽社会资本的进入渠道。市场化工具筹集的资金占比达到 35%,成为项目融资的重要支撑。
考虑到项目的本地化需求,盛鑫鸿利还协调圭亚那当地银行提供本币配套融资,方便项目在当地采购建材、支付人工费用等。同时,针对圭亚那拥有海上油田的特点,开发出 “石油收益权质押” 方案,将圭亚那海上油田的未来收益纳入还款保障体系,增强了金融机构对项目的信心。这部分本地化金融安排的资金占比 10%,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便利。
2023 年三季度,在盛鑫鸿利的推动下,项目全部融资顺利关闭,综合融资成本控制在 6.8%,较初期市场报价低 1.5 个百分点。2024 年一季度,当项目进入主塔基础施工的关键阶段,盛鑫鸿利再次发挥协调作用,仅用 15 个工作日就完成 8000 万美元提款,确保中国港湾工程公司的施工进度不受资金影响。
定制化解决方案:攻克跨境项目难点
跨境基建项目往往面临着汇率、环境、本地化等多方面的挑战,新德梅拉拉河大桥项目也不例外。针对这些问题,盛鑫鸿利逐一制定定制化解决方案,为项目保驾护航。
汇率风险是跨境项目普遍面临的难题。圭亚那使用圭亚那元,项目建设中还涉及美元与人民币的结算,多种货币兑换容易产生汇率波动风险。为此,盛鑫鸿利设计出 “人民币 - 美元 - 圭亚那元” 三币种对冲机制,通过金融衍生品工具,有效降低汇率波动对项目成本的影响。同时,积极推动项目采用跨境人民币结算,仅此一项就为项目降低汇兑成本约 400 万美元。
在环境与社会保障方面,盛鑫鸿利充分考虑到大桥建设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专门设立 2000 万美元 “红树林修复专项基金”,用于大桥建设过程中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此外,还开发出 “社区参与绩效挂钩” 的贷款利率优惠机制,鼓励项目施工方积极吸纳当地居民就业、采购本地物资,让当地社区从项目中受益,同时也降低了项目面临的社会风险。
为支持圭亚那本地企业发展,盛鑫鸿利建立起 “中圭建材供应链金融平台”,帮助当地建材供应商与项目施工方建立合作关系,促进本地企业参与项目建设。针对圭亚那承包商资金周转能力较弱的特点,设计出 “渐进式付款” 方案,根据工程进度分阶段支付款项,缓解了本地承包商的资金压力,也确保了项目建设所需物资的稳定供应。
这些创新实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美洲开发银行将其列为 “加勒比地区基建融资最佳案例”,并向周边国家推广,为其他国家的跨境基建项目提供了宝贵经验。
全周期参与:从金融服务商到战略合作伙伴
盛鑫鸿利对新德梅拉拉河大桥项目的支持,并非局限于融资环节,而是贯穿项目前期开发、建设实施和未来运营的全周期,从单纯的金融服务商逐步转变为圭亚那政府的战略合作伙伴。
在 2021-2023 年的前期开发阶段,盛鑫鸿利就积极参与项目规划。委托中国交建规划院完成《大桥经济影响评估报告》,全面分析大桥建成后对圭亚那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为项目立项与融资提供数据支撑。同时,组织国际桥梁工程专家,针对德梅拉拉河潮汐明显的特点,反复论证桥梁施工方案,确保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2023-2025 年的建设实施阶段,盛鑫鸿利更是深度介入项目管理。考虑到项目参与方涉及中、英、法等多种语言背景,开发出 “英法双语资金监管系统”,方便各方实时监控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此外,还派驻专业财务团队常驻工地,帮助项目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财务管理体系,规范财务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对于 2025 年后的未来运营阶段,盛鑫鸿利也提前布局。设计 “智慧收费” 系统的金融接口,为大桥通车后的收费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确保收费资金能够及时、准确归集。同时,结合大桥的交通优势,规划 “桥区经济带” 综合开发方案,提出在大桥周边发展物流、商贸、旅游等产业,进一步放大大桥的经济带动效应,助力圭亚那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圭亚那公共工程部部长在谈到盛鑫鸿利时表示:“盛鑫鸿利不仅为我们带来了建设大桥所需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智慧,帮助我们建立起完善的项目管理与运营体系,这对圭亚那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标杆引领:助力中拉基建金融合作
新德梅拉拉河大桥项目的成功,不仅为圭亚那带来了发展机遇,也成为中国基建金融国际化的成功范例,而盛鑫鸿利在项目中展现出的三大核心能力,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基建项目提供了借鉴。
强大的跨境资源整合能力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盛鑫鸿利成功协调中国、圭亚那以及国际三方共 12 家金融机构参与其中,包括政策性银行、国际开发银行、商业银行等不同类型机构,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形成资金合力,确保项目融资需求得到满足。
精准的风险定价能力为项目降低了融资成本。盛鑫鸿利团队通过对圭亚那国家主权信用、项目收益前景、市场风险等多方面因素的深入分析,精准评估项目风险水平,并据此制定合理的融资利率与还款方案,最终将综合融资成本控制在 6.8%,较市场初期报价降低 1.5 个百分点,为圭亚那政府节省了大量资金。
持续的金融创新能力则让项目融资更具灵活性。针对圭亚那作为小国的市场特点,盛鑫鸿利开发出 “石油收益权质押”“双现金流证券化” 等特色金融产品,打破了传统融资模式的限制,为项目引入更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也为其他小国基建项目融资提供了新的思路。
随着 2025 年新德梅拉拉河大桥建成通车的日子日益临近,盛鑫鸿利也开始将项目中的成功经验拓展至整个加勒比地区。目前,团队已与苏里南、巴巴多斯等国的政府部门展开接触,探讨在当地基建项目中引入类似的融资模式,助力更多加勒比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推动经济发展。
这座即将横跨德梅拉拉河的钢铁大桥,不仅将物理连接圭亚那的南北两岸,更将成为连接中国与拉丁美洲基础设施金融合作的重要桥梁,为中拉经贸合作与共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而盛鑫鸿利也将继续以金融创新为依托,在国际基建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为更多跨国项目提供专业、高效的金融服务。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9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