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2025年11月18日至19日,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行全会。会议聚焦当前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及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EMDEs)面临的挑战,并正式确定了2026年的核心工作规划。
一、全球金融体系面临多重脆弱性挑战
与会成员认为,在充满挑战的全球经济前景下,金融稳定是支撑持续增长的关键。会议重点探讨了以下几大风险:
1. 市场估值与债务风险:人工智能等相关证券的资产估值处于历史高位,存在市场剧烈调整的风险。同时,全球政府债务水平因增长放缓、支出增加及人口老龄化持续攀升,可能削弱金融韧性。
2. 非银行金融机构放大风险:非银行实体已成为政府债券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但其高杠杆交易策略可能在抛售时放大市场波动与不稳定性,并引发跨境风险传导。
3. 私人信贷市场隐忧:私人信贷市场在改善融资渠道的同时,其快速增长、复杂性、不透明以及与银行体系的紧密联系,带来了需密切监测的潜在稳定性风险。
4. 稳定币的双刃剑:稳定币虽能提升支付效率,但也存在挤兑风险及多司法管辖区发行带来的监管挑战,其与传统金融体系的关联性需持续关注。
5. 运营韧性不足:关键金融机构或技术服务商的运营中断,可能产生广泛的系统性影响。
二、2026年核心工作规划出炉
围绕上述风险,FSB批准了2026年详尽的工作计划,主要发力点包括:
1. 加密资产与稳定币监管:将推动各司法管辖区协调监管框架,优先保障金融稳定,并解决反洗钱与反恐融资问题。FSB将着手研究稳定币对金融稳定的影响,致力于减少监管碎片化,加强国际合作。
2. 跨境支付改进:针对G20跨境支付目标可能无法在2027年底达成的预警,FSB呼吁各司法管辖区和区域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尤其要关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挑战,并继续深化与私营部门的合作。
3. 强化非银行金融中介(NBFI)韧性:工作重点将包括落实关于开放式基金流动性管理和NBFI杠杆的建议,并加强与行业合作,加强非银行实体向其主要经纪商交易对手方的信息披露。同时,着力弥补主权债券市场杠杆交易的数据缺口。
4. 完善危机处置机制:基于2023年银行业动荡的教训,FSB将于2026年进行危机应对准备活动的战略审查。重点工作还包括改进各行业处置标准的执行监测,并着力解决银行处置中的融资难题与跨境“内部纾困”的有效执行。
5. 保险业监管更新:FSB认可了采用国际保险监督管理协会(IAIS)整体框架进行评估的新方法,并批准公布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人名单及相关的恢复与处置计划咨询报告。
总结展望
FSB主席安德鲁·贝利总结道:“本次全会是FSB迈出的重要一步。我们已同意调整工作重心,以应对金融稳定脆弱性的变化、引导创新,确保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2026年的议程充满挑战,但我们承诺将严密监控市场风险,并坚定不移地推动各项建议在全球落地实施。”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