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开放还是封闭

娄建勋表示,越过每间银行的大理石柜台,你会发现,银行和互联网企业一样,经营的都是信息。只不过银行获取用户信息的渠道来自线下门店,互联网企业则在网上。因此,一个拥有完整大数据的互联网企业,则必定拥有一个高水准的信用评级体系。

目前,小微金服的小额贷款业务全部仰仗阿里平台的大数据,而后者正在成为前者发展的瓶颈。

一位在淘宝做大码女装生意的卖家表示,夏季其每日流水6万元,从阿里最多能贷款6万元,随着秋冬客单价升高,日流水可到10万元,阿里提示他最多可贷款10万-12万元,而在“双十一”前夕,系统提示卖家最多可贷款20万元。

在阿里借贷,有一个重要的规律——商户可贷款的最高金额往往不超其两日的日交易额。根据淘宝的固定交易流程,所有的卖家都有7天-15天的交易流水被扣在支付宝中。等于说,当阿里金融向卖家放款时,其实足够的还款资金早已到位。

一位传统金融人士表示,淘宝目前的贷款方法像是银行的应收账款抵押贷款,而非完全的信用贷款。

仁和智本资产管理集团合伙人陈宇称,阿里小贷的坏账率约0.78%,低于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但这并不代表其风控能力好,而是其本身做的就是低风险的生意。陈宇称,阿里金融目前更像是互联网金融的初级阶段。

一位小微金服内部人士透露,淘宝目前500万商户,阿里小贷仅对其中十分之一的商户放贷了,还有空间,但淘宝的贷款规模终究有限,今天的低风险客户已被过度营销,而高风险客户带来的财务不良率已经比较夸张了。

上述金融人士称,互联网小额贷款还面临一个问题:小微贷款的定价问题,不同客户的利率怎么来定价?他认为,目前民间小贷公司的定价过于随意,应统一。

一位从银行转型互联网金融创业的人士表示,阿里目前掌握的以交易数据为主,并且是单一网站的交易数据,非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这使得阿里无法跳出阿里电商平台,向其他企业放贷。在中国,有5000万家中小企业,淘宝约占十分之一。

在小微金服内部有一个“数据车间”,负责汇总并分析商户在淘宝上留存的数据,包括交易增长与波动率、店铺星级与流量、广告投入、社区行为等。这些数据被打包进阿里所开发的数百个模型中,包括客户分层模型、收入预测模型、破产概率模型、风险预警模型等,由模型来自动分析、自动放贷。

娄建勋称,要解决一个命题,如预测淘宝卖家从开始到未来的曲线,就需要建构192个数据模型。这意味着,若向外拓展,其“数据车间”的能力亦要同步获得提升。

彭蕾称,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之前,我们不会把小贷的应用场景拓展到其他领域。

人人贷CEO李欣贺表示,目前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对大数据的运用都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大数据无法完全控制风险,通过单一的交易数据更无法控制风险。

P2P是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中风控难度最大的业务。而人人贷的坏账率却一直保持在0.9%左右,其核心在于,采用了和传统金融类似的贷前、贷中、贷后管理体系,通过线下上千人的团队去实地审核以及进行严格贷后管理,严格控制资金流向、放贷范围和金额。人人贷平均信贷额度5万元左右,审核员一天处理5个-10个贷款申请。

小微金服的小贷团队也有这样的管理体系,不过贷前+贷后仅30人左右,催收业务基本全外包给了十几家公司。

黄浩称,银行在信贷业务浸淫多年,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大中型公司客户信贷业务几乎没有互联网企业染指的机会。倒是信用卡业务和个人消费贷款方面,如果互联网公司取得牌照,或许会带来新的业务机会,但是,完全依托网络数据的信用模型能否有效控制不良贷款率,还需要经受市场检验。

一位光大银行表示,未来阿里金融的核心是风控,因为银行竞争的核心就是风控。银行这么多年的风险控制,并不完全是基于数据,还有对不同行业的经验处理,不同行业如何分配贷款是非常复杂的体系,比如有背景性数据和软性非结构化数据,还有交易量和流水量结构化数据等。

阿里及小微金服内部,则更相信依托大数据建立的信用体系。现在的问题是阿里的数据确实有局限性。对比百度和腾讯,前者基于搜索拥有大量不同行业的企业数据以及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后者拥有社交关系链数据以及电商数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数据所覆盖的人群比阿里的要广泛、全面。

“但是,百度数据背后没有账户体系,价值不大。而腾讯,其数据呈现是聊天记录,你能根据聊天记录或是微信语音给人贷款吗?”

一位阿里金融内部人士称,阿里数据比腾讯的社交网络数据和百度的搜索数据更具商业价值,但阿里也想跳出交易数据,拓展全网数据。比如积极发展来往,收购高德地图、新浪地图等,都是其数据战略的一部分。

天云大数据CEO雷涛表示,现在太多的数据是孤立的。包括腾讯、阿里,形成的是一个个信息孤岛、数据孤岛。

2013年11月中旬,在阿里金融的一个小型讨论会上,一位支付宝员工展示了一张手机屏幕截图,截图是一个网站无线端的付款界面,在供用户选择的支付方式中,腾讯的微信支付排在了第一,之后是银联在线支付,再之后才是支付宝。

有人问:“可以把支付宝排在微信支付前面吗?”紧接着,有阿里员工感叹,移动互联网把支付宝的生意变成了小生意。支付宝曾经在第三方支付市场中一家独大,而目前在移动端,微信支付携微信3亿用户诞生,给其带来极大压力。

为了应对竞争,阿里集团采取的措施有:通过淘宝屏蔽微信二维码;商城挂二维码图片要被处罚;关闭手机淘宝的微信通道。而在2013年11月底,支付宝官方宣布支付宝在PC端原有的免费转账额度将取消,按每笔交易收费。

该决定公布之后,在内部就遭到了部分员工的反对。一位阿里巴巴员工称,不靠产品体验而是简单地靠政策来驱动用户,不是互联网应有的做法。

一位阿里员工表示,彭蕾2012年曾在内部感叹,支付宝诞生于互联网,如今她越来越恐惧支付宝泯灭了互联网精神,变得越来越封闭。

互联网人士习惯指责银行和政府不够开放,但事实是银行和政府也在慢慢试水,放松一定条件下限制。那么,包括阿里、腾讯在内的互联网公司也需要反思,自己够不够开放?

阿里巴巴目前的短期优势明显,即把握住了最早一批对互联网融资有需求的人,而正在培养中的互联网金融的第二批用户,是熟悉互联网并且拥有社交关系的人,比如微信用户和QQ用户。而未来的第三批用户,对互联网接触不深但覆盖面大,这和百度的用户群重合,这也是真正普惠金融的概念。

“如果现在阿里金融不开放,就会失去在未来的开放浪潮中制定规则的权利。”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表示。

在互联网领域,目前阿里占据相对强势地位,制定规则更加容易,所谓规则就是:阿里某种程度公开数据,以换取其他数据。未来,互联网公司中有可能形成数据同盟,几家大公司共享一部分数据,同时,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开放征信,组建数据庞大的第三方征信体系。

马云很早意识到,数据就是货币。更深入去想,数据将是未来的一般等价物。从一开始就主导规则,让自身数据有更好的汇率,也就拥有了更高的价值。

走向开放,有可能丧失主动权但是会给未来带来机会。坚持封闭,安逸但是未来将遭受很大挑战。阿里金融集团怎么选择?

这样的选择,很快也会摆在腾讯、百度乃至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华夏基金、太平洋保险等企业面前。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