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由交银集团的《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研究报告》预计今年银行业盈利增速进一步放缓,资产质量波动中基本稳定,流动性趋紧状态难以根本改观。

报告称,受2012年基准利率下调滞后效应、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经济增速放缓、监管规范增强、同业跨业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2013年商业银行运行的景气度显著下降。银行业生息资产规模扩张放缓、净息差收窄、拨备增加;虽然中间业务收入增长较快、成本收入比有所降低,但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均明显放缓。预计2013年全年上市银行利润增速会下降至11.9%。

金融改革将在2014年进一步深化,中国银行业将经历更多的挑战,行业整体盈利增长将逐步趋向经济体平均水平。经济调结构、去杠杆,以及资产质量压力、行业准入有序放开将都对银行业绩形成压力。但银行规模总体平稳扩张、中间业务较快增长;综合性资产管理角色逐步确立、资产证券化、优先股政策的落地将有助于银行获得新的增长点并向资本节约型成长模式迈进。在中国未来较长的一段发展时期内,银行将仍然保持金融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但行业内部格局将有较大变化,新型交叉业态和机制灵活、具有创新精神的银行将获得更多市场机遇。

预计2014年我国银行业(以上市银行为代表)净利息收入和营业收入的增速将会较2013年进一步下降,分别下降至9.0%和10.7%左右,银行将会采取一系列盈余管理措施,包括压缩营业费用、控制信贷成本等来应对放缓的规模扩张放缓和息差收窄压力,但行业净利润增速仍可能下降至8.3%。

资产质量方面,报告认为,2013年,受到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延续了余额和占比小幅上升的趋势,总体呈现不良贷款较快增长,拨备覆盖小幅下降的特征,但逾期贷款和关注类贷款“一增一减”的反向走势显示未来银行业资产质量在探底后将可能出现走稳或回升的态势。全年商业银行贷款组合主要风险点稳定可控。房地产市场的良性运行和融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宽,使房地产和融资平台贷款质量走势相对稳健,而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和受内外需下降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贷款依然是商业银行风险暴露的主要领域,值得关注的是传统意义上资产质量较好的大型央企也出现了单发性的风险,未来潜在风险向上下游产业扩散的趋势不容忽视。

2014年,在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稳定在7.5%左右的背景下,银行业不良贷款惯性增长的趋势可能延续到下半年,全年不良贷款余额仍会有一定幅度上升,不良贷款率增幅在0.1-0.2%,不良贷款率可能增长到1.1-1.2%的水平。如果GDP增长率接近7%,而商业银行无法出台有效政策对潜在风险加以控制,不排除不良贷款率增长至1.3-1.5%的可能性,但大量潜在风险同时爆发造成资产质量迅速恶化的可能性很小。

此外,报告指出,流动性趋紧状态难以根本改观。2013年,商业银行流动性总体有所趋紧,某些时点还出现了非常紧张的局面。流动性比例和超额备付金率小幅下降,存贷比小幅上升;货币市场利率均值有所提高,6月末隔夜拆放利率和回购利率一度超过13%。

导致2013年银行流动性趋紧的因素主要包括: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旺盛而存款增速趋缓,2013年1-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占银行新增可用人民币存款的比例高达89%;前10个月央行口径的政府存款大幅增加了2.04万亿元,同比多增近1万亿,对冲了大部分货币投放;存款波动性加大增加了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较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流动性有收缩效应;银行自身的流动性管理未能跟上新的市场变化。

展望2014年,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旺盛和银行存款增长受限的矛盾依然存在,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受美国缩减QE的影响外汇占款料有较大波动,但总体会保持一定增长,财政存款运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大幅下放的可能性不大。在此情况下,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仍然偏紧,流动性比例和超额备付金率继续小幅下降,存贷比继续小幅上升。预计银行间货币市场隔夜shibor的均值在4-4.5%,总体利率水平较2013年进一步有所上升。

报告强调银行应该以转型创新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利率市场化未来将从三个方面向纵深推进:一是存款保险制度将会很快推出,金融机构破产退出机制也有望出台;二是存款利率波动限制将逐步放开;三是市场化的基准利率将逐步取代官方基准利率。

商业银行在战略选择上应找准定位,结合自身特色,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大型银行应优化结构,全面发展,综合化经营;中型银行应努力推进专业化经营,服务中小,审慎推进综合化、国际化经营;小型银行则应聚焦小微,立足社区,本地发展。

在业务转型方面,中间业务要明确定位,强化创新;零贷业务应树立品牌,打造特色;资金业务须强化组合投资,严控风险;负债业务应健全定价调整机制,细化管理;理财业务要优化客户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在内部管理方面,商业银行应不断提升自主定价能力,强化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流程银行建设,提高运营效率;加强风险管控,保持稳健运营。

同时,报告称,互联网金融挑战并促进银行业转型。迄今,互联网金融已出现十余种业务模式。2013年,我国互联网企业和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创新均有加速。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也逐步走向规范。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当前冲击有限,未来影响将逐步加深:一是尽管商业银行规模优势明显,但互联网企业业务发展迅猛,未来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将不断加强;二是零售银行业务面临冲击,商业银行转型压力增大;三是互联网金融助推利率市场化,迫使银行抬高资金成本;四是互联网金融颠覆传统金融模式,改变金融格局;五是互联网金融难以替代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加大业务转型力度,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一是加速多元化渠道建设与一体化整合;二是探索以平台建设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三是依托核心企业供应链向上下游拓展;四是进一步深化探索互联网金融模式;五是通过产业链竞合增强金融综合服务能力。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