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移动支付曾经看起来是那么遥不可及,如今它却在加速进入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昨天,中国移动开发的手机客户端应用“手机钱包”全面升级,与浦发银行、上海地铁全面合作,市民只要用具备NFC功能的手机通过专属SIM卡与银行卡绑定,就能够在全球运营规模最大的地铁网络——上海地铁全网实现手机刷卡称作地铁,免去排队买票、交通卡充值等烦恼。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近场NFC支付推广的主要障碍并非技术,而是运营商、银联、银行等主要利益方的博弈;此次上海地铁全面推广移动支付为业界提供了一个三方合作实现共赢的良好范本,有望推动移动支付进一步走进生活,在更多的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建议重点关注广电运通、东港股份、国民技术、大唐电信、同方国芯、美亚柏科、信雅达等公司个股。

移动支付概念

  扇动飓风的蝴蝶

事实上,上海地铁手机支付早已有之。但此次全面升级后,原先部分地铁车站所使用的RFID制式“手机钱包”将全面取消,刷手机进出地铁站不再从手机费中扣费,改直接从绑定的银行卡中扣费。

“中移动浦发手机支付地铁应用”首次将手机卡、银行卡、地铁支付三合一,成为全国首个融合移动支付、金融服务、地铁出行应用服务。上海地铁的每座车站至少有2组兼具支持此项应用的进出站专用闸机,并贴有 “中移动浦发手机支付通道”字样的显著标志。乘客开通该功能后,只要挥挥手机,就能轻松乘坐上海地铁。

用户如已持有具备NFC功能的中国移动定制手机,只需更换NFC-SIM卡后,通过手机上的“手机钱包”客户端软件申请下载“中移动浦发联名卡”,并到浦发任意网点或通过中移动浦发联名卡手机客户端软件开通“上海地铁功能”,即可使用该服务。

据了解,就是这看似不起眼的小小变化,却具备巨大的整合吸纳能量,通过升级后形成的更加完备的技术支撑,上述中移动浦发手机支付服务还具有基于移动近场支付的金融消费功能,市民可持支持该服务的NFC手机在包括徐家汇、静安南京路、浦东嘉里等商圈在内的全市2万多商家16万台标有银联“Quick Pass”(闪付)标识的POS终端上进行1000元以内的小额快捷支付或选择贷记账户进行大额联机交易可广泛应用于吃、穿、乐、行等各个生活场景。

业内人士认为,上海地铁全网启用手机支付的示范效应将促使产业各方加速发展,2014年将是近场支付井喷之年。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