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风生水起的互联网金融,应该受到哪些管理和约束?据报道,证监会表示,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一起,抓紧制定互联网金融监管办法。多位互联网金融从业者,他们从准入门槛、盈利模式、监管底线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截至目前,互联网金融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互联网支付、P2P、众筹融资、理财产品等领域,为互联网金融“量身定制”监管办法,就要重点解决具体领域的问题和风险。

建议一:明确互联网金融准入门槛

不久前,网络借贷平台“网赢天下”不堪挤兑压力,停止服务,近千名投资人未能收回欠款。好贷网市场总监刘思宇建议,类似的极端现象,说明互联网金融亟需设置门槛。

刘思宇: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互联网金融,一定要有一个门槛,确定你有这个资质和能力,才能从事互联网金融。像第三方支付公司,就必须要有一个亿的资金才能进入。

建议二:互联网融资平台应明确揭示资金盈利模式

今年春节期间,山东省一家农业企业融资1000万元,在一家P2C互联网融资平台上线短短18分钟后,就顺利完成融资目标。互联网小微金融平台的红火,其实是超高预期收益率的诱惑,这些收益甚至高达银行理财产品的三倍。可是,很多网络投资者都是盲目参与,一旦发生风险,波及面极为广泛。

银率网理财分析师殷燕敏建议,互联网金融监管办法,应该督促互联网企业明确揭示资金盈利模式,以帮助投资者准确选择产品,降低风险。

殷燕敏:有的产品只给出投资期限和收益率,但是这个产品是保险产品,还是基金产品,还是其他产品,都不提示投资者。如果投资者盲目把互联网金融产品都当做风险低的产品,就会买到不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

建议三:明确互联网金融监管底线

互联网金融业态千变万化,专门的监管办法能否明确监管底线,以灵活应对新事物的挑战,同时兼顾传统金融机构诉求,维护整个金融系统稳定,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银行人士:如果按照政策规定,银行不可以对大学生发卡,支付宝就不受这个限制,它可能在试探监管的底线,可能监管觉得你好好做也没关系,做大了监管能不能容忍也不知道。我们银行就想问,我们能不能做?如果我们能做,我们就不怕支付宝,因为我们的风险体系监测非常完整。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