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Touch ID能让用户用指纹打开自己的iPhone,也让登录银行账户变得简单快捷,因为你不需要再输入冗长的密码,也不需要历经一步步登录程序了。

苹果公司在六月份召开的全球开发商大会上宣布:通过快速解锁和提升应用下载的速度,苹果将把Touch ID功能用到所有的应用上。TechCrunch当时就报道说苹果公司对Touch ID API进行了改良,允许开发商使用指纹识别功能认证用户或者增添额外的安全措施。Touch ID最初只用在iPhone 5s上,而升级版的Touch ID系统则可以捕捉用户的指纹,然后用指纹图片打开被锁应用的“钥匙扣”。

苹果公司表示,指纹信息只会储存在iPhone里,绝不会泄露给第三方开发商。对开发商开放Touch ID功能可以推广指纹识别的使用度,让用户可以快速登录一些平台,比如银行应用软件。USA Today指出,美国银行有1500万个活跃的移动账户,以后它可以把这项技术运用自己的iOS app 上。虽然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还十分新颖,但是TechCrunch预言,不久的将来Touch ID最终可以用在家庭房屋解锁,或者在Amazon上用Paypal结算的时候也可以派上用途。

苹果公司提到iPhone 5s用户中83%都在使用指纹识别解锁(但与指纹识别功能引进前半数人使用开锁密码作对比,用指纹识别的人数少于用密码的人)。虽然这项功能对用户颇有吸引力,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生物特征数据被加以利用,新的问题出现了:由于频繁的违规和故障,企业、银行以及其他机构组织如何才能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

这个问题消费者可以问问另一个移动通讯领域的巨头——三星电子,它也在其设备上配备了指纹扫描仪。即便我们先不提允许用户用指纹识别打开手机或者易趣的Paypal应用,我们可以在穿戴式设备上浏览到三星电子及其侧重信息,同时也了解如今手机可以收集到多少个人的生物识别信息。今年五月,三星电子宣布将建立与用户健康相联系的且与生物特征数据有关的“数据银行”,这样开发商便能利用这些数据开发健康应用和服务。

《福布斯》报道指出“越来越多的移动公司向健康和生物识别技术发展,”包括刚刚推出HealthKit智能健康平台的苹果公司。收集和利用消费者生物特征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收集和存储大量涉及健康的信息却和使用指纹打开手机和应用程序大不相同,类似的概念仅仅想突出一个事实,即在应用程序的生态系统中添加生物鉴定技术需要制定一个计划,了解信息如何储存和传输。

USA Today也引用了电子边界基金会(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EFF)高级律师Jennifer Lynch的观点。她写过生物识别技术和隐私方面的文章,解释了收集生物特征信息是如何有别于收集其他定期共享的个人信息。因为生物特征不像密码或者信用卡号码,你不能改变自己的指纹。“我们需要推动企业和政府落实政策,调控生物特征数据的收集和存储。”

生物特征数据解锁的可能不只是你的银行账户。据推测,Touch ID指纹识别的推广使用将孵化新的移动支付应用程序,甚至可能引发苹果公司推出新的服务。《福布斯》认为,苹果公司很可能通过推出iPhone 6来揭开移动支付系统的面纱,而其他一些移动支付供应商所拥有的可靠的安全协议,对Touch ID来说更重要,它们包括PayPal, 亚马逊,Authorize.Net,BrainTree, 花旗银行,Digital River,汇丰银行, Square, Stripe,惠尔丰电子。

许多人注意到,就安全使用生物特征数据达成一个共识,这对行业来说非常重要。在讨论指纹识别时,还有讨论保健和健康追踪平台时,这个话题的出现频率相当。在使用苹果Touch ID的情况下,弄明白指纹识别是否真的会成为未来身份认证的代名词具有重要的意义。USA Today报道说利用玻璃上的指纹图片黑客已经突破了Touch ID安全屏障。虽然用现在的技术对指纹造假并不容易或者普遍,但是这种情况是可能的。

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指纹识别就已经运用在银行业和金融界,但作为未来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它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到目前为止出现的这类或那类隐私问题根本没有暗示说苹果公司在iPhone手机上使用指纹识别技术是不安全的——它仅仅说明苹果公司需要表明他们能够保护用户信息。与其把数据转到苹果或者第三方开发商,用户不如自身在手机上安全地进行存储,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齐心协力将安全协议付诸实践能把新的标准引进到手机银行和移动支付领域,这对消费者和行业来说大有裨益。

苹果公司是否仅仅把指纹识别当作未来身份识别的一种方法还尚待观察。它可以通过提高手机银行和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将新的感应器和身份识别技术引入到以后的iPhone上。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