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克强总理很郁闷,尤其是最近几个月。

有一个段子,我估计很多人都听到过。话说总理刚刚到能源局布置完任务,要求重启核电项目以及重大能源基础设施项目。总理前脚刚走,不到一周后,中纪委的同志们入驻能源局,抓走一批搞审批的人,然后。。。。。能源局上下就地趴下,人心惶惶中陷入半停工状态,尤其是搞项目审批的,巴不得回家休息半年,避过风头再说。

段子真假姑且不论,总理的心情的确很糟糕。

今年1季度末的时候,国务院开始出台措施微刺激稳增长,货币政策自不必说,各种定向宽松加总起来,效果已经超过了2到3次全面降准。财政政策方面更是凶悍:

铁路投资,今年连续两次上调,从6000多亿到7000多亿,从7000多亿又提高到8000多亿。

特高压与电网建设,过去十年才建设完六条,今年2季度总理主持召开能源委会议,提出建设12条能源通道,其中九条特高压,总投资额近2100亿元,2016至17年底前必须完工。

水利工程建设,在继续抓好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同时,集中力量有序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国家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计划将铁路土地进行综合开发的政策引入到轨道交通中去,支持“地铁+物业”模式。目前,中国获批轨交建设规划的城市已达36个,其中17个已开通。据国家发改委统计,今年我国城市轨交的投资将达到2200亿元,比去年增加400亿元。

棚户区改造建设,中国版QE的3000亿资金已经通过开行注入到地方。除此之外,2014年中央安排230亿元补助资金支持全国266万贫困农户改造危房。结合危房改造开展建筑节能示范。

每一项看上去似乎都不大,也就几千亿的样子,但你认真掰手指头一算已接近小两万亿,能吓你一跳。要知道,这些政策都是4-5月这短短两个月内搞出来的啊!

如果你是国务院的当家人,刚刚搞出一堆项目,满怀希望地看着这些项目把实体经济给打起来,忽然发现各部委、各省市都趴窝了,其心情之郁闷可想而知。

解铃还须系铃人,小组的问题小组治,巡视组带来的麻烦,那就通过督查组来解决吧。所以呢,5月30日开始,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往下派督察组。打的旗号一共两面:

1、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

2、落实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出台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

一个月后,八个督查组打完收工,对16个省市地区、27个部门和单位进行了督查。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这不是一个全国性的督查,而是有重点、有针对性的督查。至于被督查的标准,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只有一个:“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出现梗阻的单位。说直白一点,中央部委中不干活的,以及地方政府中不干活的。总理在5月30号拍板搞督查组的会议上,有这么一段话,可谓杀气腾腾:“有些地方确实出现了‘为官不为’的现象,一些政府官员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了事。说得难听点儿,这不就是尸位素餐吗?这样的庸政、懒政同样是腐败,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极大不负责!”

所以呢,明眼人都知道,督查组下去就是负责查落实进度的。效果也有,从六月中下旬开始,我们隔三差五就能看到部分省份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豆腐块文章,我们将如何稳增长促投资云云。但就如同中国政府网官方文章点评的那样:督查的主要作用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问题。

问题主要在哪呢?

这个不能靠猜,国务院关于督查情况常务会议的官方新闻稿里也没有明确指出主要问题出现在哪些部门。但是,这并不妨碍国务院通过其他渠道来发布信息点名批评。建议大家可以去新华网上一眼这篇文章《李克强:整改情况限期报,绝不允许走过场》(不出意料,这篇文章第一时间被中国政府网所转载),里面点到了以下部门:

“通过这次全面督查,也确实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不少金融政策遇“梗阻”,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银行惜贷现象普遍,部分企业利润抵不上银行利息;银行的一些防风险措施,实际上变成对实体经济的“卡脖子”规定,反而加大金融风险;甚至出现了一些银行工作人员联手“高利贷”进行“寻租”牟利的现象。再比如,简政放权的政策措施在部委及省级政府部门推进的力度比较大,市县两级却“基本感觉不到”,监管越位、服务缺位问题比较突出;有些行政审批下放之后,一些中介机构扮演了“二政府”的角色;等等。”

短短一段话,结合文章标题,可以透露出很多信息:

1、题目是“整改情况限期报”而非“限期整改”,呵呵,其力度可想而知。别小看就数字之差,前者限的是你上报时间,后者限的是你整改结果。所以呢,我们对整改斗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有要足够心里准备,最后打成拉锯战也未可知。

2、没有点部委和省级政府的名,要么是大家已经动起来,要么是骨头太难啃。无论是什么原因,解决问题的落子点放在金融体系上,一定是对的。如果大家已经动起来,项目悬在空中缺钱,你去敲打金融系统自然没问题。如果骨头太难啃,我帮你把资金落实,总不能再推三阻四了吧?

3、结合第一和第二条,我们大致可以猜出,银行已成管理层眼中的熊孩子,银行体系将经受一轮窗口指导的风暴,向来以风控为己任的银监会或将面临更高层的压力。很有可能,未来一段时间,银行股的表现将滞后与其他行业。银行将面临两难,听从窗口指导吧,后面可能要顶缸,出来的不良资产最终靠自己来背的。不听从窗口指导吧,就得脊梁足够硬。但有一点必须澄清,银行及银监体系所面临的压力,是和08年不可比的。因为那时候属于政治任务,现如今是落实年度政府工作报告衍生的任务。

4、保7.5%的事情,不是随便说说,是真要保。总理在常务会议上的原话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保证完成。”2季度企稳,3季度回升的局面,还是可以期待的。相应地,企业盈利2季度企稳,3季度回升,也是可以期待的。

最后,落在投资上,我相信,当上层压力集中到银行体系的时候,惜贷一定会缓解,程度多大可以商榷,但方向一定如此。总理在会上明确提出的方向(克强原话:“加快前期工作,落实配套资金等相关条件,推进铁路、城市基础设施、重大水利工程等建设。做好政策配套和协调,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推动节能环保、信息消费、养老、健康、文化创意和设计等产业发展。加快棚户区改造、新型城镇化等建设”。),有望投资提速,归拢归拢,总理施压带来的投资机会已经跃然纸上:

铁路设备(高铁产业链)、城市管网设备(管道生产、施工、设计)、水利工程(设计、施工)、节能环保(重点在节能,包括高效电机和余热发电设备)

注1: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居然只字未提,唯一的解释是落实进度符合总理预期。同志们,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将超市场投资者的普遍预期!

注2:如果您认为国务院层面施压未必能见实效,那就继续保持对以上行业的谨慎态度。在这里,笔者必须提示一下,能到什么程度不知道,边际改善是几乎一定的。铁路全年8000亿,前五个月才1500亿,怎能不加码?怎敢不加码!如果这些领域最终无法放量,调整房地产按揭贷款政策(放松)就将成为唯一的选择。

注3:熊孩子银行,已被立为负面典型,即将成为那个可怜的倒霉孩子。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