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代币”与“虚拟货币”有何区别?

近期,ICO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无数幻想一夜暴富的投资者纷纷参与到ICO的大军中,其中不乏对区块链技术一无所知的普通投资者,有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国内已完成的ICO项目共计65个,累计融资规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

我们曾经在ICO刚刚兴起时便对其存在的风险做出警示(疯狂的ICO:创新还是骗局?),但竟然有投资者向我们表示,风险都懂,只需要接盘侠。令所有参与者没想到的是,监管来的比想象中的更快更迅速。9月4日,悬在ICO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落下,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表示,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任何所谓的代币融资交易平台不得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虚拟货币”相互之间的兑换业务,不得为代币或“虚拟货币”提供定价、信息中介等服务。公告发布后,各类代币价格应声暴跌,部分代币跌幅均超过50%。

此后,各ICO代币交易平台纷纷下线相关ICO交易项目,甚至强制清退存量代币。但有观点认为,清退代币并不容易,投资者仍面临巨大亏损

在此次公告中,监管提出了“代币”与“虚拟货币”两个词汇,到底应该如何区分二者的定义?

中国科技金融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认为,虚拟货币属于2013年监管特定的虚拟商品,也就是比特币,代币指区块链应用方或者发行方发行的一些原生的代币,比如说像X币、Y币,可以是任何一种类型的币。

此次监管的主要对象是代币融资,数字货币市场资深分析师肖磊表示,近年以来公开在国内做代币融资的项目都可以称作为代币,而虚拟货币实际上包括的种类很多,以太币最早也是一种代币,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虚拟货币。如果此次监管没有对代币做出约束,可能再过两三年之后,大家也可能把所谓的代币称为虚拟货币。所以从监管的性质上,如果不是一个公开向公众融资的发行出来的这么一个代币,比如说国际市场已经大家在交易的,或者说像以太坊这种,全球都比较认可的代币,可能就变成了虚拟货币。

就目前而言,虚拟货币在国际市场可以广泛的流通,在俄罗斯等国家可以当做支付手段,也就是说拥有部分的货币功能,有一定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所以代币与虚拟货币仍然存在区别。

ICO为何被“闪电”叫停?

2013年监管曾经就比特币的风险做出提示,但并没有禁止比特币自身的交易,而此次监管雷厉风行地全面叫停ICO,其中也表现出监管层对群体性风险的考虑。

"我个人觉得还是因为有众多的普通的金融消费者已经参与其中了,    所以如果社会上很多老百姓都已经接受了这个东西,而它本身又有一些非法性的话,两者一结合,就容易产生一些涉众的案子或者大的风险容易爆发。"

肖飒认为,ICO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股权众筹的性质,投资者可以通过白皮书对项目本身的前景和价值做出判断,但就VC、PE而言,尤其是初期种子轮天使轮时期,可能99%的项目都会失败,此类风险远不是普通投资者所能够承受的。

《公告》出台后,大多数平台都开启了清退代币的工作,但由于当前代币价格与发行价格存在巨大差异,大部分投资者都面临巨大的损失,在清退代币的过程中,究竟应该由谁来定价,又该以什么样的价格退币?

暴富梦碎 投资者如何安全退出?

在ICO平台进行清退代币的工作中,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事情就是定价问题,由于ICO项目方发行代币后,在交易和流通过程中,代币价格逐渐远超其发行价格,且用于交换代币的虚拟货币价格同时是在不断变化的,由投资者表示以当前价格退币损失将达90%。

肖飒建议将退币作出区分,对于尚未登录虚拟货币交易所的代币,应当迅速开始退币,重要的是,投资者需签署一个新的合同来解除此前签署的认购合同,以保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就此终止,而不是引发大量的诉讼。

对于已登录虚拟货币交易所的代币,应当对参与的投资者做出区分,对于大额投资者应采取双方协商的方式,沟通出可接受的价格进行退币;对于一些散户投资者,应当首先进行协商,也可能需要进行诉讼或仲裁的方式解决;而对于小额投资者而言,应直接给予清退,以保证最大程度减少社会的诉讼风险和社会稳定问题。价格上还需双方协商解决,因为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不一样的价格,要完全一刀切给个价格是很难接受的。

肖飒建议可以采用上市公司退市的办法,比如发行方给出时间节点,发出回购邀约,表明以什么样的价格进行回购,当然对于价格还是要考虑老百姓的接受能力,或者他们的心理预期到底是多少。

清退代币是监管对于ICO平台和项目发行方的要求,但如何妥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扔很难把握,肖磊认为投资者自身仍需要承担部分损失,“比如上市的这些代币,很多人赚了钱之后就卖掉了,让这些人再把这个钱还回来可能性不大,监管文件中也提到,代币交易本身不受法律保护,也就是说你如果上市交易的时候出现了亏损,我认为自己承担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关于退币的价格,现在来看大部分是以发行价来退的,是很便宜的价格,就像天使投资一样,现在基本上以不低于发行价来回收代币。实际上我们知道这些代币之前都是涨了很多倍的涨幅,发行价可能连它的1/10、1/20都没有,这个价回收的话很多投资者会输的非常惨,尤其投资者如果是接盘的。我认为这个后续的一系列的问题可能还有很多,现在还不好说,但是整体来说,这个定价现在比较明确,要以不低于发行价来回收,但基本上大部分就是以发行价回收。”

有投资者反应,目前被下架的代币根本转移不出去,更不要说提现。部分ICO项目发行方仅靠白皮书来进行募资,甚至项目根本还没有成型,那么如果遭遇项目发行方跑路或拒绝退币,投资者应当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因为现在正好是监管的一个密集时期,也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ICO投资者如果能跟发行方进行一个直接的商务谈判的话还是有一定的机会,因为他们也不想成为被核查的对象。”肖飒建议。

“下一个阶段就是采取民事诉讼的办法或者仲裁的办法,因为我们可能会有签智能和约,有的在邮箱里留下一些痕迹或者书面上的合同,根据这些合同可以去起诉。比方说我可以起诉我的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了,这个时候是谁的过错?如果是发行方的过错,要在这个过错的范围内承担一部分损失,但是如果想要对方百分之百承担难度很大,因为像这样的政策突然出台双方都很难预料,所以很有可能的结果是因为法律上所讲的情事变更,而把这个合同解除掉,这样的话就是当时是什么样的价格,现在你要给我什么样的价格。”

第三种可能性,就是有的白皮书实际上就是一种庞氏骗局的模具,这种情况下如果项目确定是虚假的,然后发行方又携款潜逃或者携币潜逃到国外,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刑事报案,刑事报案通常在发行方注册所在地的基层公安机关进行报案,报案的罪名可以是诈骗,是《刑法》226条,也可以是集资诈骗,《刑法》192条,这两个罪名比较适当。”

“我跟新加坡做这些项目的,还有做美国ICO项目的都聊过,他们做这个的目的就是想卖给中国人,因为中国市场实在太大了”,肖磊同时提醒投资者应及时进行退币,“国内ICO团队做的这些代币,有的连代币都没有做出来,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能退的赶紧退,不要抱太多的希望,现在我看到很多投资者会因为这个项目的创始人说几句比较煽情的话认为这个没有风险,否则发行方变现了之后,后面清退的可能就没有了,最多把他公司给宣布破产或者查封,但是这个资金怎么拿到就很难了,所以早点处理这个事情对投资者是有利的。”

虚拟货币还有未来吗?

对于真正深耕于区块链技术领域的创业团队而言,ICO的全面叫停也使其融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收窄,但是肖飒认为这也正是这些公司和团队的机会,真正有价值的,或者其研究的应用方向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的,仍然会受到资本的青睐,如果将融资寄托在普通投资者身上,其中蕴含的风险极大。此次对于ICO的叫停,也使得项目方经过了一轮大浪淘沙,被筛选出来可以让更多的价值投资者看到团队的身影,未来可以走的更远。

近期有媒体曝出监管已决定关闭中国境内所有的虚拟货币交易所,也就是说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将无法再中国境内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肖磊表示,若消息属实,将会对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价格造成较大影响,但完全取缔比特币交易的可能性不大。

“比特币、以太币的自我生存能力非常强大,我认为就算监管把交易所取缔,也很难对比特币影响到多大的程度,但是对它的价格造成的压力会很大,因为中国场外市场跟让场内市场加起来,至少占全世界50%的交易量,如果不允许交易平台交易之后,比特币会进入一个适应期,就像2013年监管之后,2014年大跌超过60%,但是慢慢又恢复元气了。适应之后找到另一种新的线下交易模式或者某一种交易模式之后会逐渐好起来。所以我觉得监管层必须要了解比特币的形式,或者技术背景,或者它在世界上存在这么久,七八年这么长时间,没有出现问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认为完全取缔比特币交易的可能性不大。”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